请输入关键字

林 晨

硕士,研究方向为琴学。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完成国家课题《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中国音乐大典总目·乐谱编·琴谱卷》编撰。出版《触摸琴史:近现代琴史叙事》《琴史》等著作,发表《空前抑或绝后——1956年古琴采访》《“唱弦”考释》等文章,出版《琴韵箫声忆故人》等专辑,受邀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举办音乐会。



古琴指法谱字分析——以《良宵引》为例

文章以“体化实践”为视角观照古琴记谱法,指出琴谱[ 文中“琴谱”一词皆特指古琴谱。]是一种记录了琴人演奏时身体行为与心理状态的指位谱。谱字是琴谱的主体,在指示左右手指法之外,亦有指示音色、速度、节奏、结构的功能,不同功能的谱字之间的组成逻辑呈现出琴乐音响的过程。为探讨古琴指法谱字在琴乐形态中的意义,以30个不同版本的《良宵引》为例,通过对其古琴指法谱字分类、统计和分析,指出指法谱字分析的意义:1.发现核心谱本,建立相关谱系;2.发现琴曲版本变化的内在逻辑,即在琴谱—打谱—琴谱这个本文与文本转换过程中,指法思维是影响了琴乐形态的重要因素;3.凸显编者对于琴乐的理解与意趣,进而反映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

  本文发表于《中国音乐》202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