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影视所举办“国产文艺片的市场化现状与出路”研讨会

时间:2016-09-07

文艺电影是内地影坛一股不可忽视的清流,它的作者性和独立性始终推动着华语电影在艺术与学术领域内的前行。自2014年《白日焰火》票房破亿以来,国产文艺片在主流市场上也开始有着越来越多的野心和尝试,2016年的《路边野餐》和即将上映的《追凶者也》,又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文艺片在保障其艺术水准的前提下也能成为某种商业化标题的可能性。

2016年8月29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主办的第十六期“影视大讲堂”在我院召开,该研讨会以“国产文艺片的市场化现状与出路”为题,由影视所所长丁亚平研究员主持。特邀著名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曹保平、我所研究员赵卫防和副研究员孙萌为主讲人,我所刘乃康、金燕、邓筱溪等老中青三代学者为对话人,此外,还有来自南京的青年学者陶赋雯和媒体记者等共30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曹保平导演首先在文艺片的定义问题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艺片涵盖“作者电影”和“剧情片”两大范畴,纯粹的作者电影应以充分发挥作者个人的才华和想法为追求,不要去考虑票房和市场结果,而自己所拍摄的文艺片准确来说是建立在某种类型片基础上的剧情片,这一类文艺片才是具有商业化操作的可能性的。赵卫防研究员就曹保平电影中悬疑因素的使用对于市场化的助益、以及曹导在多部作品中兼任制片人和编剧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曹保平表示,自己对于犯罪题材和人性反思的这类具有张力的题材有着天然的喜爱,至于身兼数职,一方面由于自己本身就是编剧出身,而目前好编剧又过于稀缺、难以协调时间,因此很多时候“求人不如求己”,出任制片人则是因为国内很多制片人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很难沟通和理解文艺片导演真正的创作意图。他期待着国内电影行业体系的尽快细分与完善,令文艺片导演能够与更多各司其职的专业人士形成良好的合作。孙萌副研究员在发言中提出了“两栖电影”的新概念,并结合曹导的作品做出了资料扎实、准确丰富的理论阐述。此后,刘乃康、金燕、邓筱溪三位对话人对于文艺电影的市场化前景分别给出了悲观、乐观和中性的表态,并做出了观点明确、独特的阐述。会上,影视所各位专家学者与曹保平导演积极互动、气氛良好热烈,激发了大家对于国产文艺电影从创作前沿到市场化出路的种种思索。最后,丁亚平所长作出了总结性发言,他表示,曹保平导演是当今国内影坛在文艺片的市场化问题上平衡得最好的一线创作者之一,他的到来对于本期影视大讲堂的专题研讨会是十分契合和有意义的,同时他也预祝曹导的新作《追凶者也》能够再创佳绩,为业界带来更多标杆式的佳作。


(影视所邓筱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