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李 静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思想史与当代文学批评,发表过《“中国崛起”的历史叙事与当代想象——以“新清史”的“帝国转向”为中心》《“上城”的困境——读解“陈奂生系列小说”中的启蒙神话》《“诸众”还是“人民”?——从〈大同世界〉看西方左翼内部关于革命主体的论争》等十余篇学术论文。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 ——以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

关于“科学幻想小说”内部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学界大多在理论层面展开辩驳,而在历史语境中考察科幻概念的生成与影响,则是更具开拓性的尝试。以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爆发的“姓‘科’姓‘文’之争”为“观测点”,便会发现彼时倡导科学性的观点在今日叙述中庶几缺席。在补足这些观点的基础上,科幻概念的生成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场在“原则”与“自由度”之间的博弈战。社会主义文化转轨时期科幻作者们争取“自由度”的人文主义方案,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科幻发展。这一个案研究既有助于清理当代中国科幻的若干本土议题与经验教训,同时也意味着科幻足以成为理解当代中国文化状况的重要入口之一。

本文发表于《文学评论》2020年第5期。